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诗词 > 正文

包含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的区别的词条

作者:admin日期:2024-01-20 19:10:08浏览:12分类:诗词

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有何不同?

所含年限不同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的区别为:《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纪传体史书。

写作目的,资治通鉴是综合多本史书,写给皇帝看的,帮助他汲取经验教训,治理国家。二十四史的受众是所有人。文体,前者是编年体,后者多为纪传体。

二十四史是中国各个朝代的正史,即官方史书。

《资冶通鉴》和《二十四史》是什么书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末年赵匡胤(宋太祖)灭后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

写作目的,资治通鉴是综合多本史书,写给皇帝看的,帮助他汲取经验教训,治理国家。二十四史的受众是所有人。文体,前者是编年体,后者多为纪传体。

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的区别为:《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纪传体史书。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

说起《资治通鉴》名字的由来,需要提一下宋神宗,是他给这部史书起的名字,原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意思就是,参考以前的事件,来辅佐今朝的治理。

浅谈《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书中主要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比较权威的历史书籍有:《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和《中国通史》。

所含年限不同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史记》。鲁迅先生说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在书写历史的大胆真实,叙写历史场景的文学性方面,其他23史很难与它相比。

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的区别为:《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纪传体史书。

对内开销过大,对外征战极其耗费国力,导致领土毫无生机,国力财力消耗过大。对后世帝王也有一定借鉴作用和。

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有何不同

1、所含年限不同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2、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的区别为:《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纪传体史书。

3、写作目的,资治通鉴是综合多本史书,写给皇帝看的,帮助他汲取经验教训,治理国家。二十四史的受众是所有人。文体,前者是编年体,后者多为纪传体。

4、二十四史是中国各个朝代的正史,即官方史书。

5、如果要看的话,还是看《二十四史》虽然很多,但很详细,并且司马光那家伙写的有时候还不靠谱。不过要是想迅速了解汉朝到宋朝的历史,还是可以的,但汉朝以前的一定要看《史记》,三国的历史还是要看《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