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诗词 > 正文

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拼音)

作者:admin日期:2024-02-04 06:30:06浏览:13分类:诗词

烛之武是如何退秦师的?

烛之武劝退秦穆公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五步: 欲扬先抑,以退为进。烛之武首先承认郑国已经预见到其国家将要灭亡的事实,表现出对秦穆公的顺从。这种退让的态度旨在降低秦穆公的警惕性,为后续的说服工作奠定基础。

起因:晋侯、秦伯围郑。经过:①发展:“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②高潮: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结果:秦伯说,与郑人盟;(晋)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的三条理由是: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烛之武退秦师的三条理由: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今河南新郑北),一在汜南(今河南中牟南),两军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邻之厚,己之薄,得不偿失。

左传中烛之武退秦师

1、《烛之武退秦师》原文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2、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3、九月甲午(1),晋侯、秦伯围郑(2),以其无礼于晋(3),且贰于楚也(4)。晋军函陵(5),秦军晋南(6)。佚之狐言于郑伯曰(7):“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必修三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翻译

1、晋大夫子犯要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2、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3、《烛之武退秦师》课文注释:①晋侯:晋文公。秦伯:秦穆公。 ②无礼于晋:指晋文公为公子时在外逃亡,经过郑国,郑文公没有按礼节接待他。

4、周王孙满曰:“秦师无礼,不败何待!”兵至滑,郑贩卖贾人弦高,持十二牛 将卖之周,见秦兵,恐死虏,因献其牛,曰:“闻大国将诛郑,郑君谨修守御备,使臣 以牛十二劳军士。”秦三将军相谓曰:“将袭郑,郑今已觉之,往无及已。

烛之武退秦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理由:首先以退为进,让秦伯知道现在的形势;然后晓之以理,让秦伯知道郑国灭亡,对秦国没有好处,反而让晋国得利,因此威胁到秦国;再诱之以利,让秦国了解郑国不亡对秦国的好处。

故事讲述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

内容讲述公元前630年,秦、晋借口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与楚国亲近,而合攻郑国,在自己的国家(郑国)危难面前,烛之武前往敌国交涉,于强秦面前,其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终于使秦国从郑国退兵。

主要内容 公元前630年,秦、晋借口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与楚国亲近,而合攻郑国,在自己的国家(郑国)危难面前,烛之武前往敌国交涉,于强秦面前,其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终于使秦国从郑国退兵。

(僖公三十年)九月十日,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主要成就:著编年体史书《左传》著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信仰: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