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诗词 > 正文

长平之战(长平之战的故事简介)

作者:admin日期:2024-01-15 05:10:05浏览:18分类:诗词

为什么说长平之战是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

第二,战争对后世的影响。长平之战的惨烈还在于它的无规则性与毫无人性,战国时期各种规则都被打乱了,这就是所谓的“礼崩乐坏”,人们越来越不遵守规则,各国君主也没有底线了。

长平之战虽然过去了两千多年,但战争的悲凉和雄浑却仍然回荡在杀谷,白起也因为此战被奉为杀神。可能是因为杀戮太多,白起最终的结局也是以悲剧收场,因受到秦王猜忌,被秦王赐死。

其次,此次战役最惨烈的原因,在于赵军不自量力。赵王为了摆脱秦军的压力,摒弃了偏于防守的老将军廉颇的指挥路线,而让赵括代领赵军对秦军进行战略打击。可惜,此时的赵括面临的已经是秦朝的大将军白起。

且不论长平之战本身自带的死亡人数,单单说秦国围绕长平之战做准备的而发动的一系列铺垫战争就足以说明长平之战必将是一场大仗。此文较长,且涉及地理问题较多。首先,先看长平对于秦赵两国的重要性。

历史上关于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大败的原因,何人因负其责,人们议论纷纷,评述甚多。

长平之战简介

长平之战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此战是中国古代 军事 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长平之战,秦军取得了巨大胜利,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长平之战,是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从秦国出兵使韩国割让上党到秦国获胜,耗时三年。

长平之战发生在秦国与赵国之间,这场战役意义重大,给赵国带来了深重的创伤,后来由于信陵君的帮助才避免其过早灭亡。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秦国派左庶长王龅攻打韩国,夺取上党。

长平之战战国历史的转折点

1、战国时期的转折点是:五国伐齐。长平之战虽然影响巨大,但是祸根在20年前的五国伐齐时就已经种下。说五国伐齐是战国的转折其实也是有道理的。

2、第二,赤军东进,意图吞并各国。东方各国都知道,与其坐等秦国分而治之,不如联合起来打。东方国家想联合,又不敢联合,因为谁先联合,秦国就先进攻,所以各国进退两难。

3、发生在公元前260年战国时代的秦赵长平之战,秦胜赵败,赵卒被斩杀活埋者达四十五万人,赵国元气大伤,从此衰败。 发生在公元前260年战国时代的秦赵长平之战,秦胜赵败,赵卒被斩杀活埋者达四十五万人,赵国元气大伤,从此衰败。

4、其实,战国历史真正关键的转折点,应该是五国伐齐才对!为什么说五国伐齐比长平之战更为关键?首先,因为在五国伐齐之前,齐国实际上拥有不亚于秦国的实力,并与之并称“东西二帝”。

春秋战国时期,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赵国有没有胜算 国末期可以说是秦与赵的争霸史,在历次交战中,赵国取胜的记录还多于对方,而赵与秦此消彼长的分界线在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可以说是长达500年的春秋战国时期,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以赵军40万被秦军坑杀为结局,至今令人心悸不已。

到了战国时期,由于武器的进步,特别是发明了用扳机发射的远射机弩,可以在百步以外射中密集的车阵,使战车无法发挥威力,因此便逐渐由车战改变为步卒和骑兵的野战了。

战争概述: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秦赵两国为争夺韩国上党地区,爆发了战国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长平之战。秦强赵弱,最初赵名将廉颇采 取了坚壁不出、疲劳秦师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