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诗词 > 正文

牧竖持蓑笠(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

作者:admin日期:2023-12-28 16:35:17浏览:20分类:诗词

牧竖原文及翻译

1、《牧竖》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2、一个牧童在树上又是扭小狼的脚,又是揪它的耳朵,让它哀号;老狼听到小狼的叫声,仰头看见了(牧童和小狼),愤怒着冲到树下,一边嚎叫一边连爬带抓(着树干想爬上去)。

3、牧竖文言文翻译及原文如下:翻译:有两个牧童,在山里发现了一个狼穴,里面有两只小狼。他们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分别爬上一棵相距数十步的树。不一会,大狼回来了,进洞一看,两只小狼不见了,非常惊慌。

4、牧竖巧逮狼 原文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持小狼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5、【原文】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6、《牧竖》的全文翻译啊 原文: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 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牧竖》的翻译是什么?

译文:放牧时,趴在牛背上吹着短笛;牛在耕田时,他就在悠闲倚在溪田边悠闲玩耍。《牧竖》是晚唐诗人崔道融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主要描写牧童形象的诗。

《聊斋志异 牧竖》译文:有两个牧童进山发现狼窝,窝里有两只小狼。于是牧童把小狼捉住,分别爬上一棵相距数十步的树。不一会儿,大狼回来了,进窝发现小狼不见了,非常惊慌。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蹄、耳,让它痛嚎。

译文: 两个牧童走进山林里(恰好)走到一个狼窝前,窝里有两只小狼,(两个牧童)谋划着各抓一只。 (他们又)各自爬上一棵树,两棵树相距几十步远。过了一会儿老狼回来了,它钻进狼窝一看,小狼不见了,(焦急万分)看样子相当仓皇。

牧竖原文及翻译如下 《牧竖》的原文 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牧竖》的翻译 牧童穿着蓑衣、戴着斗笠,遇到人故意装成一副很神气。

牧竖,又名《牧竖捕狼》,短文,收录在蒲松龄《聊斋志异》一书。牧竖,即牧童。该文是精炼与生动的典范。不到二百字的篇幅,牧童的智慧与勇气、狼的急迫焦躁与疲于奔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牧竖》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言。牧竖文言文翻译 有两个牧童,在山里发现了一个狼穴,里面有两只小狼。

崔道融的简介

崔道融,唐朝荆州人。以征辟为永嘉令,累官右补阙。避地入闽。《申唐诗》三卷,《东浮集》九卷,今编诗一卷。崔道融的诗作和罗隐一样,流传的不多。其风格或清新,或凝重,比较多样。

崔道融写初发之梅,清寒远甚于此,可想见其人之寂寞何等之深。---作者简介--- 崔道融(880年前—907年),唐代诗人,自号东瓯散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

作者简介:崔道融(880年前—907年),唐代诗人,自号东瓯散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乾宁二年(895年)前后,任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县令,早年曾游历陕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诗人简介 崔道融(880年前—907年),唐代诗人,自号东瓯散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乾宁二年(895年)前后,任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县令,早年曾游历陕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诗人简介:崔道融,江陵人。唐末诗人。以征辟为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令。累官至右补阙。后避居于闽,因号“东瓯散人”。与司空图为诗友,人称江陵才子。工绝句。

耕蓑:农夫的蓑衣。未暇:谓没有时间顾及。淋漓:沾湿或流滴貌。坐看:犹行看,旋见。形容时间短暂。晚照:夕阳的余晖。作者简介:崔道融,生卒年不详,晚唐诗人。自号东瓯散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