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诗词 > 正文

塞上听吹笛阅读答案(塞上听吹笛表达技巧)

作者:admin日期:2023-12-17 19:05:07浏览:17分类:诗词

阅读下面唐诗,答题。塞上听吹笛高适雪静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1、(1)大地同春,雪净风清,笛声悠扬,一片明朗开阔的景象。(2)用“借问”引起人们的遐想,又把《梅花落》的笛曲幻化成梅花随微风散落,洒遍关山三具体形象,委婉巧妙地表现守边将士戍边怀乡之情。

2、(1)D (2)这两首诗起笔一句都写了边塞秋景(或郡写了边关寒霜满地的情景),都和第二句的边关明月共同构成了听乐的氛围(或都渲染了听乐的气氛),为全诗奠定悲凉的感情基调,含蓄地表达了征人身处边关的孤寂之情。

3、(1)高诗通过写冰雪消融,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渲染出和平宁静的气氛;李诗通过写雪后的天山、荒漠的月夜,渲染行军道路的艰难,使人倍感环境的荒凉、气氛的悲怆。

4、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①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②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5、搜一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塞上听吹笛 高 适霜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6、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入夜明月清朗,哨所里战士吹起悠扬的羌笛,边地一片和平安宁的开朗壮阔景象。

阅读高适《塞上听吹笛》诗,回答问题。霜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都和第二句的边关明月共同构成了听乐的氛围(或都渲染了听乐的气氛),为全诗奠定悲凉的感情基调,含蓄地表达了征人身处边关的孤寂之情。

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入夜明月清朗,哨所里战士吹起悠扬的羌笛,边地一片和平安宁的开朗壮阔景象。

(分析: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情调。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

搜一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塞上听吹笛 高 适霜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原文 《塞上听吹笛》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注释 塞上:边塞地区。雪净:冰雪消融。胡天:指西北边塞地区。胡是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牧马:放马。

塞上听吹笛阅读

1、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①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②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2、(思考时要先对画面进行分析,诗中描绘出寒霜过后,天空显得格外明净,战士们牧马归来,晚饭过后,忘却一天的辛劳,来到了戍楼上,对着空中“高高秋月挂长城”,吹起了羌笛。悠扬的笛声随风飘荡,传向远方。

3、都和第二句的边关明月共同构成了听乐的氛围(或都渲染了听乐的气氛),为全诗奠定悲凉的感情基调,含蓄地表达了征人身处边关的孤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