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诗词 > 正文

夜阑更秉烛(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出自)

作者:admin日期:2023-12-12 14:35:07浏览:22分类:诗词

羌村三首[之三]的赏析

杜甫的《羌村》三首用诗人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反映出安史之乱的严重危害,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诗文功底。

《羌村三首》通过北国农村的一角,反映出“安史之乱”时的社会现实与诗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具有很高的典型意义。这组诗,每章既能独立成篇,却又相互联结,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诗人从还家情事中抽选三个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断予以描绘。

唱罢歌谣仰天长叹,满座的人儿以是涕泪四横。赏析公元756年夏,按史叛军迫近长安,杜甫将妻儿安顿在羌村后,只身去投奔迁出长安的朝廷,直到757年闰八月才得以回家探问。

《羌村三首》的第三首开篇用一个有趣的“赶鸡归枝”的序曲表现了诗人意外迎客的欣喜之情。

写到歌哭结束,语至沉痛,令读者三复斯言,掩卷而情不自已。安史之乱给唐代人民带来深重苦难。“儿童尽东征”、“黍地无人耕”的现象,遍及整个北国农村,何止羌村而然。

赏析 杜甫的《羌村三首》写于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秋。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公元756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逃往四川,杜甫携妻儿逃至鄜州寄居在城北的羌村。

羌村三首其一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羌村三首其一原文如下: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此处言“愧”,有暗中照应“晚岁迫偷生”的意思。 《羌村三首》通过北国农村的一角,反映出“安史之乱”时的社会现实与诗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具有很高的典型意义。这组诗,每章既能独立成篇,却又相互联结,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作品译文 【其一】 西天布满重峦叠嶂似的红云,阳光透过云脚斜射在地面上。 经过千里跋涉到了家门,目睹萧瑟的柴门和鸟雀的聒噪,好生萧条啊! 妻子和孩子们没想到我还活着,愣了好一会儿才喜极而泣。

晏几道《鹧鸪天》全词赏析

全词由昔日之真实到梦幻,又由梦幻变成现实,至真反又疑梦,凸现恋情之深和其中的况味。此词表现的是一对恋人的“爱情三部曲”:初盟,别离,重逢。

全词主情婉丽,文心曲妙,空灵雅致,足见小山本色。语丽情深,风格婉约,手法精妙。情感细腻,诗情画意。

终易散,且长闲。莫教离恨损朱颜。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晏几道词作鉴赏 此词写离愁别恨,哀婉动人。起二句,写的是昨夜里一番沉醉,今朝酒醒,又是春残时候,只见野棠梨上的宿雨,恰似离人的悲泪一样纵横。